紡織品洗滌測試重點:色牢度、尺寸穩定性

洗滌測試

前言

趁著週末好天氣,把衣物拿到露天陽台曬一曬,曬完才發現衣服顏色變得有一點黯淡;將新買的藍色牛仔褲拿去洗,接著發現同一輪的白色襯衫變成淡藍色……類似的經驗是否曾經出現在你的生活中?

會發生這樣的狀況,就是衣物「色牢度」不佳的緣故!

紡織品在穿、脱、洗、曬等使用過程中,會受到摩擦、汗漬、洗滌、光照等各種外來因素影響它的顏色、尺寸和版型,為了延長衣物的耐用程度,在生產階段顧好「色牢度」就是一件重要的事。色牢度有哪幾種類別?紡織品的洗滌測試是什麼?本文將介紹紡織品測試的兩大重點「色牢度測試」及「尺寸穩定性測試」。

 

紡織品測試重點:色牢度

色牢度

色牢度(color fastness)指的是,染料在特定條件下對外界環境因素(如摩擦、洗滌、汗水、光照等)的抵抗能力,像是染料在使用和清洗過程中是否會褪色或滲透到其它物質上。布料的色牢度對於衣物的外觀和耐用性非常重要。如果布料的色牢度差,那麼在穿著、洗滌、暴露在陽光下等過程中,衣物的顏色可能會明顯變淡、外型變形,甚至可能影響到衣物的壽命。

影響布料色牢度的因素有很多,包含紡織品的種類(例如棉、絲、羊毛等)、顏色(深色布料的色牢度通常比淺色布料的差一些)、布面是否有過損害、布料在生產過程中經過的前處理或後處理等。

因此,為了確保衣物的色牢度,廠商在製造過程中會選擇高品質的染料,並透過各種測試方法來評估布料的色牢度,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色牢度類別:

1. 水洗色牢度

衡量紡織品在洗滌過程中,是否會產生色變或是移染。水洗色牢度的測試通常模擬多次洗滌的條件,以確保染料能夠穩定地固定在布料上、不容易褪色。

2. 摩擦色牢度

評估紡織品在摩擦或接觸其他染料時,是否容易褪色或移染,比如在白色衣物外面套上深色外套,一整天下來可能就會因為布料互相摩擦而發生輕微染色。摩擦色牢度會用專門測試摩擦的機器,以固定的力道和頻率來回摩擦無染的布料,分別測試布料在乾或濕的情況下、受到摩擦後遭到移染的程度。

3. 日光色牢度

檢測紡織品曝曬在陽光或人造光源照射下的褪色程度,對於戶外服飾來說特別重要。常見的檢測方式是把布料放在褪色儀下,用近似於日光波長的高強度紫外線連續照射40小時,以測量褪色程度。

4. 汗漬色牢度

人體汗液通常是酸性、卻也有可能受到溫度或細菌的影響而變為鹼性,在長時間接觸後可能導致衣物變色或褪色,因此測試染料在汗水影響下的穩定性也十分重要。汗漬色牢度的測試會使用六纖條,檢驗布料的顏色是否會透過濕潤的汗水移染到別塊布料上。

5. 熨燙色牢度

衡量紡織品在熨燙過程中的耐色性。熨燙色牢度的測試確保衣物在熨燙時,染料不會在高溫下褪色或受損。

 

色牢度測試等級

色牢度測試

隨著現代人生活品質的提升,紡織品的安全性與耐用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,在產品開發階段進行色牢度測試逐漸成為一個必要流程。

色牢度的測試方式是將同時擁有棉、羊毛、尼龍、亞克力、聚酯纖維、醋酸纖維等六種纖維成分的「六纖附布」與測試附布車縫在一起,在不同的檢測儀器進行測試後,由六纖附布的污染程度來判斷測試結果。

等級評斷方式有兩種:

  • 肉眼目測
    用肉眼觀察六纖附布的染色程度可粗略進行評級,但目測結果較不精確,且可能受周遭環境的光源影響。
  • 使用對色燈箱
    較專業的方式是使用對色燈箱,對色燈箱光源穩定,且有多種光源顏色可選,以便模擬各種環境,能輔助目測,得出更精準的結果。

不同類型的色牢度測驗等級並不相同,了解色牢度等級評斷方式後,可更加清楚測驗等級區分的意義。以前一段提到的五種常見色牢度類型為例:

色牢度類型 等級區分 說明
水洗色牢度 5 個等級,5 級為最優 水洗色牢度會使用灰色等級的樣本卡作為評估標準,用樣本與樣本褪色後的色差來評估該織品的水洗色牢度。水洗色牢度越差的織物,洗滌方式越應該乾洗,如果必須進行濕式洗滌,則要注意洗滌溫度不可以太高、時間不可以太長。
摩擦色牢度 5 個等級,5 級為最優 摩擦色牢度分為乾摩擦測試與濕摩擦測試,以白色布面在摩擦前後的沾污程度作為評估標準,摩擦色牢度越差的紡織品等級越低,使用壽命通常會較短。
耐光色牢度 8 個等級,8 級為最優 耐光色牢度也被稱為耐曬色牢度,測試方法是將長時間曝曬在日光下後的樣品與標準色樣品進行比較,褪色成度較高的樣品,耐光色牢度較差,製成的織物較不適合晾曬在陽光下,而應該放在通風處陰乾。
汗漬色牢度 5 個等級,5 級為最優 由於人工製成的汗液與人體實際的汗液成分有些微落差,通常汗漬色牢度不會單獨作為評估項目,而是會將其作為輔助項目、與其他色牢度測試結果結合起來進行評估,等級越大,越不易受到汗液影響而色變,適合製成運動服飾。
熨燙色牢度 5 個等級,5 級為最優 熨燙色牢度指的是有色紡織品受到熨燙時,可能發生褪色或變色程度。進行熨燙色牢度測試時,應使用固定的熨燙溫度,比較熨燙樣品與標準樣品之間的色差。

 

紡織品測試重點二:尺寸穩定性

除了色牢度之外,紡織品還有另一項重要衡量標準——尺寸穩定性。尺寸穩定性又稱為水洗縮率,用來判斷衣物經過濕洗或乾洗之後,是否會產生尺寸的形變,包含下垂、拉伸與變形,簡單來說,就是看衣服在洗完之後有沒有可能從L號縮水成M號、甚至是S號。

最容易影響尺寸穩定性的原因,便是布料的材質,例如棉、羊毛、嫘縈等短纖天然纖維的縮率有 8-12%,但尼龍、聚酯纖維等人造纖維的縮率可以控制在 3% 上下,製造商可依據客戶需求,使用不同尺寸穩定性的布料來作為紡織品的材料。

 

測量色牢度和尺寸穩定性的標準 – 洗滌測試

洗滌測試

洗滌測試(washing test)可以模擬衣物在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洗滌條件,包含水溫、機械搓揉、不同洗滌劑的使用等,透過這些測試來評估紡織品的色牢度與尺寸穩定度,確保染料能夠固定在纖維結構中、不容易褪色與縮水。

色牢度的好壞不只影響布面的外觀、購買織品的CP值,嚴重一點甚至會危害到人體健康,色牢度較差的紡織品可能因為流汗、摩擦、沾到雨水等因素造成布面褪色,使得染料中的色素或重金屬離子觸碰到人體皮膚,時間一久可能引起皮膚不適或敏感反應,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風險。因此,選購具有良好色牢度的紡織品不僅關乎外觀和產品的性價比,更是為了確保穿戴的安全和舒適。

 

洗滌測試常見標準

常見的國際性洗滌測試標準制度有:AATCC(美國紡織化學協會)、ISO(國際標準組織)、JIS(日本產業規格)以及CNS(中華民國國家標準)。雖然以上測試的標準和方是不盡相同,但皆為模擬日常居家生活中紡織物被清洗或使用的情形。

各標準有許多洗滌測試規範,以下列出較為常見的幾項:

標準 說明
ISO 105 國內業者最常使用的紡織品檢驗標準是國際標準組織 ISO 105 系列的〈紡織品-色牢度試驗法(Textiles-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)〉,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即參考該系列標準,持續制定與修訂紡織品色牢度試驗法的資訊。
ISO 5077 定義了一種洗滌測試,用來確定紡織品經過指定條件(包含洗滌程序與乾燥程序)測試後的尺寸變化,測試目的包含了織品的色牢度(color fastness)以及尺寸穩定性(dimensional stability)
ISO 6330 模擬紡織品在家庭中洗滌和乾燥的過程,並規範測試用的清潔劑、鎮流器等等,可用以測試紡織物或紡織加工成品的性能,包含尺寸變化、洗滌色牢度。
AATCC 135 先在樣品各處做上記號,再測量其長度並記錄。使用直立式洗衣機作為測試儀器,用以測量紡織物尺寸和版型的變化。
CNS 8429、CNS 15290 分別條列了各種色牢度的相關標準及測試方法,像是關於游離甲醛、鉛、鎘等化學物質的用量限度等,提供給國內紡織業者對應與參考。

 

SDL ATLAS洗滌測試設備推薦

了解了色牢度、尺寸穩定性、以及洗滌測試等必要性之後,緊接著一定會想問:那要用什麼設備來進行洗滌測試呢?

常見洗滌測試設備包含水洗色牢度測試儀,如國際紡織設備製造大廠SDL ATLAS的:

SDL ATLAS M228AA 水洗色牢度測試儀

可承受高達攝氏 95 度的高溫,可用於乾洗、水洗、褪色、清潔和高溫染色之試驗。

符合國際標準AATCC 135和ISO 105-C05

SDL ATLAS UTM- L series 拉力機

則可以適應多種材料的拉伸、壓縮、彎曲等特性,是紡織業常用的尺寸穩定性測試儀器。
SDL ATLAS Vortex M6 AATCC洗衣機

專為實驗室使用而設計的工業級上蓋直立式洗衣機。符合AATCC最新的LP1-2018標準,且達到AATCC開發之M6 Monograph洗衣機要求的替代條件規範。

除了儀器之外,在洗滌測試中使用的多種材料,包含 SDL ATLAS 廠商推出的洗滌劑以及測試用布料,也都符合 AATCC 規範之標準,上述產品皆可以透過聯環科技取得購買管道。

 

結語

聯環科技擁有超過 35 年的檢測經驗,是值得信賴的檢測領域合作夥伴。作為 12 個國際知名檢測品牌的總代理,其提供全方位檢測解決方案與售後支援服務,擁有資深且專業的多位工程師團隊,更能即時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,確保檢測設備的順利運行,甚至能協助客戶找到目前國內尚未代理的產品儀器,盡可能地滿足客戶需求。看完本文之後,如果對於布料色牢度測試、洗滌測試或其他相關問題還有疑問,都歡迎向聯環科技諮詢喔!

延伸閱讀